基金會消息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我們的動態基金會消息

2017中國大熊猫繁育技術委員會年會報告——大熊猫野外放歸議題

來源: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會作者:文:羅瑪/圖:羅瑪、張雨晨時間:2017-11-14點擊率:

  在2016年的中國大熊猫繁育技術委員年會上,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賈建生曾表示,下一步會將大熊猫野化放歸和栖息地整體保護作爲今後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今年年會的報告環節,我們看到了來自各個單位代表們發表的關于大熊猫及其他瀕危珍稀動物野外放歸和栖息地整體保護的相關議題。

 

  在《人工圈養大熊猫野化放歸案例——“張想”》的報告現場,來自中國大熊猫保護研究中心的與會代表從野化放歸目的及意義、放歸分布位置情况、大熊猫“張想”檔案、放歸地背景、放歸後監測狀况及其移動情况等方面與參會代表們分享了大熊猫“張想”的野外放歸案例和經驗總結。報告特別指出,與其他野化放歸案例不同的是,大熊猫“張想”放歸後發生了移動遷移,這一行爲具有不可預見性,爲大熊猫放歸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也對區域管理提出了挑戰。

 


《人工圈養大熊猫野化放歸案例——“張想”》報告現場

 

  來自西華師範大學的與會代表做了《大熊猫野放:好開始預示光明未來》的報告。報告中首先就“易地(translocation)”一詞做了背景介紹,簡要介紹了在全球範圍內多個物種的易地計劃案例,就大熊猫野化放歸做了詳細分析介紹,包括對大熊猫野化個體的監測取得了多方面有效數據,野化放歸大熊猫對遺傳多樣性帶來的影響等。

 


《大熊猫野放:好開始預示光明未來》報告現場

 

  來自美國國家動物園史密森尼生物保護研究中心的與會代表在《大熊猫保護就地能力建設與研究(In Situ Capacity Building, and Research for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報告中分享了該中心GIS和數據分析等對大熊猫野放工作帶來的有益影響:通過相關系統培訓,與從事大熊猫保護相關的工作人員建立交流互動與夥伴關係,協助工作人員把工作內容轉換爲科研成果;通過對取得的監測有效數據進行分析,爲大熊猫栖息地恢復和大熊猫廊道建設等提出策劃方案;通過采集數據,對不同種類的大熊猫可食用竹做營養分析等。

 


《大熊猫保護就地能力建設與研究(In Situ Capacity Building, and Research for Giant Panda Conservation)》報告現場

 

  在來自加拿大卡爾加裏動物園的與會代表帶來報告《野化放歸和其他遷地保護:行動策略及其對瀕危物種産生的積極影響(Reintroductions and Other Conservation Translocations: Strategies for responsible action and positive impact for species at risk)》。報告介紹了由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出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翻譯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放歸和其他异地保護指南》一書在物種易地保護發揮的指導作用,對易地保護策略選擇、易地保護評估、保護目的與目標設置、放歸對象、時間和目的地選擇、放歸準備工作、放歸後的監測等多方面進行分析。

 


《野化放歸和其他遷地保護:行動策略及其對瀕危物種産生的積極影響(Reintroductions and Other Conservation Translocations: Strategies for responsible action and positive impact for species at risk)》報告現場

 

  此外,在其他與會代表帶來的報告中,也有不少關于大熊猫野外放歸相關的探究。此次年會開幕儀式上,國家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司長楊超對下一步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更是提出將加强大熊猫繁育管理,提供圈養大熊猫種群質量。圈養大熊猫野化放歸工作將繼續深入推進,各單位機構將在國家的統一部署下,努力克服和研究各項難題。

 

  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在業內各單位機構及專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們有理由相信,大熊猫的野外放歸課題即將走向新的里程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