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团队
关爱动物,提升自我,不止于熊猫
为响应2018年的“爱鸟周”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加深我会科普教员对鸟类保护的认识,拓宽知识面,提升业务水平,我会公众科普教育项目二部分别于4月3日和4月10日,组织部门全体科普教员就观鸟入门基础知识和户外观鸟实践操作进行了两次内部培训。
4月3日的培训主要聚焦“观鸟”这门兼有科普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分别就什么是观鸟、观鸟的装备、寻鸟技巧、鸟的辨识、观鸟记录等进行了深入地学习;4月10日的培训主要通过户外观鸟实践,认识观察熊猫基地内的鸟类,加深对观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大熊猫作为独一无二的旗舰种和伞护种,庇佑了无数生活在同一栖息地的物种,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内形成的生态环境也为许多动物(鸟类、两爬类等)提供了完美的庇护所。通过对鸟类的观察,参与者更能发现身边动物的美,从而深刻理解栖息地对物种生存的重要意义,理解保护大熊猫等明星物种的深层次含义。本次培训也以此为内涵,希望在我会今后的公众科普教育活动中,将更多元素融入其中,为公众带来更多更好的活动!
知识小贴士:“爱鸟周”源于1981年,最初为保护迁徙于中日两国间的候鸟而设立。1981年9月,中国国务院批准了林业部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报告,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都要认真执行,并确定在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在此期间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将“爱鸟周”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四川的“爱鸟周”为每年的4月2日-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