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上午10点,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第二会议召开了项目结题验收会议。来自川大、西南民大等学校及相关单位的五位专家教授,先后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承担的《四川省羊亚科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物种鉴定数据库》、《利用食用菌无害化处理大熊猫粪便及其废弃竹技术研究》两个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
《四川省羊亚科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物种鉴定数据库》主持人张亮简要汇报项目情况
《四川省羊亚科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物种鉴定数据库》项目的结题验收情况:专家组成员李光汉认为该项目内容丰富,除预期的羊亚科采样,还涉及了鸟类等其他动物,收到的成果,有实用性。该项目收集了139种300余只的西南地区哺乳动物/鸟类样本。从中获得了87种143只动物(哺乳动物34属42种,鸟类35属45种)个体线粒体C0I基因片段。初步建立西南地区濒危动物DNA条形码数据库,可对西南地区包括部分羊亚科、牛亚科、鹿亚科、猪科,奇蹄目马科等以及部分鹰科、雉科等在内的各种国家保护野生物种和圈养动物进行鉴定。在场专家建议该项目可考虑成立西部珍稀动物鉴定中心。
《利用食用菌无害化处理大熊猫粪便及其废弃竹技术研究》项目的结题验收情况:该项目将大熊猫粪便及废弃竹用于竹荪栽培,解决了大熊猫饲养单位的环境污染问题,并节约了有限的自然资源。这是该研究课题的最大创新点。大熊猫专家张安居指出,此项目很有实用性,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建议继续攻关。目前此项目两年消化废弃物的效率还太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实验室主任侯蓉提议该项目生物利用,利用大熊猫粪便消化废弃竹,因粪便中含有能消化纤维的菌类。如可行,该项目还可应用于解决近年秸秆焚烧的问题。
与会领导及专家组讨论后,对项目取得的成绩都给与了肯定,认为项目组提交的鉴定资料齐全、完整,完成了资助项目合同规定的研究内容,均达到预期目标。其中,《四川省羊亚科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物种鉴定数据库》项目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工作报告内容翔实可信,经费使用合理。一致同意两个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基金会刘建雄理事长感谢各位专家对项目的认真评审,祝贺两个项目顺利结题,并取得成果。最后,刘理事长提出,所有项目务必按照计划合同任务书执行,基金会的项目资料将会完全透明的公布于基金会官网上,供公众检阅及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