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大熊猫趣闻
“青团”快来了解一下
来源: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 作者:文:秦夕夕/图:网络、陈海军 时间:2018-04-07 16:11 点击率: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处于仲春和暮春之交,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每逢清明,除去我们熟知的禁火、扫墓等传统习俗外,还有踏青、荡秋千和打马球等。此外,生活在熊猫故乡的人们还有吃“青团”(又名“清明菜粑粑”)的传统习俗。其做法是将采摘到的新鲜清明菜切碎,按一定比例加入汤圆粉和面粉进行调和揉捏、夹馅,最后入蒸锅蒸熟即可食用。

 


清明节的传统美食——“清明菜粑粑”

 


不同地域对此食物的叫法也有所不同

 

  看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从这种食物的名字以及食物的形状中联想到什么东西呢?没想到的朋友赶紧来下图中找亮点,想到的朋友也赶紧来看看你想对了吗?

 

 

  哈哈,你已经看到图中亮点了吧!清明节里我们吃到的传统食物“青团”与大熊猫所排出的粪便不仅长相类似,连名字也是“相同”的呢!因此,喜爱大熊猫的我们更爱把这样的传统美食称为“清明菜粑粑”而不是“青团”,也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熊猫大师“制作青团”现场

 

  细看大熊猫的“青团”,我们可以发现,其通体呈绿色或黄色,为椭圆体,里面的竹节外形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完全能从中推测出大熊猫所食食物,印证了“大熊猫吃什么拉什么”的事实。究其原因为,大熊猫长期以来主要依赖竹子为生,但消化道不能消化纤维素,它们通过强有力的咀嚼来破坏竹子细胞,吸收细胞内含物,并消化非常小部分的半纤维素。此外,大熊猫的肠道比起其他食草类动物的消化道短很多,食物在肚子里面停留的时间短,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吸收食物的营养。简而言之,就是其肠道消化能力极差所致。

 

  说到这里,我们还不得不承认大熊猫可是“制作青团”师傅中的高手。首先,从“制作”量方面来说,一只成年大熊猫每天可以“制(排)作(出)”10~20公斤的“青团”。其次,从原材料来说,至少由竹竿、竹叶或者竹笋三种原料组成,样式丰富多彩。

 


左图:食用竹竿部位所排出的“青团”
右图:食用竹叶部位所排出的“青团”

 


食用竹笋后所排出的“青团”

 

  聊到这里,可能有些许朋友对“青团”难免会产生不适或者排斥的感受。但笔者想告诉大家的是,虽然大熊猫制造的“青团”确实不等同于清明节传统美食“青团”,但好在它们大量进食的都是竹类食物,所以“制作”出的粪便一点也不臭,甚至有时候还伴有淡淡的清香哦。

 

  “青团”的话题就告一段落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大开眼界的感觉呢?以后再提及“青团”二字的时候,不知道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哪一个“青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