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大熊猫趣闻
旅日大熊猫“幸浜”定于下周归国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0-03-11 00:00 点击率:
 
  根据中日大熊猫国际繁育科研合作协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赴日大熊猫“梅梅” 2005年8月23日在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产下的大熊猫“幸浜”将于3月16日回到家乡成都,并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定居,开始它新的生活。这将是自1994年成都与美国、日本开展“大熊猫长期国际繁育合作计划”10余年以来,继“雄浜”、“隆浜”、“秋浜”、“美兰”归国后的第五只海归大熊猫。
 
  按照运输计划,“幸浜”定于北京时间3月15日17:25从日本东京成田机场出发,21:30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再于3月16日从北京飞回家乡成都,预计中午到达“老家”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幸浜”的新居是基地每一只海归熊猫都得居住一段时间的独栋检疫馆。基地工作人员介绍,检疫馆环境清静,可以很好地避免外界干扰,减少“幸浜”的应激反应,帮助它尽快适应新家的生活。室内有两套通风、干燥的房间,在气候不允许外出的情况下,“幸浜”可以在室内享受生活;与室内两个套间相连的是两个配套的室外活动场,能让“幸浜”自由活动,确保身体健康。按照检疫要求,幸浜住进检疫馆后,就要和喜欢它的熊猫粉丝们暂别一段时间接受检疫了。在这期间,“幸浜”将品尝到家乡品种多样、非常新鲜的大熊猫食用竹。而即将陪伴“幸浜”度过检疫期的也是基地有着丰富饲养经验的饲养员。按照国家规定,海归大熊猫“幸浜”回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经过一个月的隔离检疫以及饮食、气候、环境等方面的调整后,将正式与中外游客见面。
 
  根据国家保护大熊猫政策、《濒危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我国政府与国际上合作机构签订的有关协议,我国大熊猫在国外所繁殖的后代其产权仍全部属于中国,待性成熟或者合作期满后全部归国。中国在日本、美国繁育的大熊猫“雄浜”、“隆浜”、“秋浜”、“美兰”已按合作协议顺利归国。
 
  据悉,经国务院批准,从1994年开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开始同国外开展大熊猫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十余年来,基地先后与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开展了大熊猫科研繁育合作与技术交流,在大熊猫科研繁育及公众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全球首个“大熊猫国际长期繁育合作项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自1994年起与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开展“中日大熊猫国际长期繁育合作计划”以来,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在大熊猫繁育、科研、人才培养和加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01年旅日大熊猫“梅梅”在日本创造了全球首例圈养大熊猫秋季发情、冬季产仔成活的奇迹,并创下了连产四只大熊猫的佳绩;2003年,“隆浜”和“秋浜”成为了全球首对在圈养条件下由母兽自然哺育成活的大熊猫双胞胎;2008年,首只参与国际合作在海外繁殖的大熊猫“良浜”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日本产下双胞胎,再创大熊猫国际合作的佳绩。迄今为止,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日本白浜野生动物园成功繁殖了大熊猫6胎11仔,成活9仔,这比中国和国外开展大熊猫长期国际繁育合作计划以来,其它所有机构在海外繁殖大熊猫的总和还多,使日本白浜动物园大熊猫成为了除中国大陆地区以外最大的海外种群。中日大熊猫繁育合作也成为了中国与外国合作成果最显著,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成功典范,掀开了中国在异国成功繁育大熊猫的历史新篇章。
 
  同时,由于中日合作成果显著,由此推动了日本庆应大学、日本大学、日本大熊猫保护协会和日本森永乳业公司等日本知名科研院所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开展大熊猫人工乳的研制、大熊猫食用竹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良好进展。日本大熊猫保护协会也因此慕名多次前往基地为大熊猫保护事业捐款。日本大学与基地每年实现学术互访,并派在校学生每年到成都来研修,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的知名度。2004年,基地与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园的国际合作繁殖10年计划到期。但因为中日合作成果显著,经双方多次协商,获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最终决定延长合作期限。
 
  大熊猫“幸浜”资料
 
  2005年8月23日出生,雄性,谱系号614。初生体重为180克,妈妈“梅梅”生下他的同时生了个体重仅为61克的小弟弟,生下后妈妈同时抱着他们兄弟俩。为了保证成活,先将它取出放在育婴箱内,母亲抱着体重悬殊的小弟弟,但由于弟弟嘴太小,还没有母亲的奶头大无法吃奶,只好取出,人工挤奶喂养,出生40小时后终因心脏发育不全死亡。“幸浜”则一直让妈妈喂养,让人高兴的是他的体重从出生后没有降过,一直呈正数增长。2009年6月开始可以在无麻醉状态下采血;健康状态良好,睾丸可见。现体重达107.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