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一個特別的會議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會議室召開。會議由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原局長、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艾毓輝主持,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劉建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張志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副書記譚洪明出席,共同研討野生動物保護工程的發展方向及策略。另外,會上也拓展探討了一些保護生態濕地和古林木的措施。
會上,與會各方首先觀看了一部由紅外線鏡頭拍攝的野生動物影像資料。據艾局長介紹,這些紅外線攝像頭一共有200套,都是今年新購入設置的。拍攝時間是從今年的6月到10月,地點是白水河自然保護區、黑水河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等四個自然保護區。
根據影像資料顯示,紅外線鏡頭在4個保護區內拍攝到了許多珍惜野生動物包括大熊貓、金絲猴、小熊貓、紅腹錦雞、綠尾虹雉、黃喉貂、藏酋猴、麝羚、羚牛、岩羊、水鹿、斑羚、毛冠鹿、紅腹角雉和野豬等在內。特別是國寶大熊貓,最近在4個保護區就發現了8、9次,可見在上述地區,大熊貓生活繁育的情況良好,因此也就更需要大力加強保護。
艾局長在會上提出,現在林業局和園林局兩局整合,大環境良好。四川有如此天然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我們應該好好利用,積極開展合作,狠抓種源,改變單一格局。同時,要協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金會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國內外影響力,加強與國外的保護合作,努力擴散保育正能量。
野外金絲猴紅外檢測影像截圖
野外大熊貓紅外檢測影像截圖
野外紅腹角雉和綠尾虹雉紅外檢測影像截圖
此次播放的影像資料中有一場景是大熊貓正在倒立做記號。張志和主任解釋說,大熊貓能倒立做記號是一種強者的象徵,只有身體強健的大熊貓才能採取這種姿勢,且做的記號越高說明身體越健康;做記號本身是大熊貓領域意識一種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