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商報(成都) 作者:成都商報(成都) 時間:2015-02-02點擊率:
圖片來源于網絡
新聞提示
國寶大熊貓
“家底”調查
爲了摸清國寶大熊貓的家底,全國第三次大熊貓調查開始于1999年,完成于2003年,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年大熊貓數量爲1596只。此前,我國還分別于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進行過兩次大熊貓調查,統計到的熊貓數量分別爲2459只和1114只。
近年來,大熊貓數量是否仍然穩步增加?棲息地是否有改變?這是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要回答的首要問題,業內人士普遍認爲,隨著保護區建設和全民生態保護意識的提高,四調的統計數字會比三調時高一些。
國家林業局日前向成都商報記者透露,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報告將在本月初發布。
這個消息讓古曉東、胥池、張劍很興奮,他們都是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以下簡稱四調)四川省調查隊的成員。爲了這個報告,他們從2011年開始做了爲期兩年的野外調查,又經過了近一年半的期待。如今,結果即將揭曉,已經解散的調查隊員們情不自禁地想起“給熊貓查戶口”的那兩年。
揣著蛇藥 調查隊山裏走了兩年
“給世界一個交代、清查國寶數目,這些都是外界給我們工作的高大上稱呼,我們常稱自己叫‘撿屎隊’。”參與四調的四川調查隊副隊長古曉東說。野生大熊貓警惕性極高,在野外發現大熊貓實體其實是一件“撞大運”的事情。調查隊員們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在劃定的調查“樣線”裏尋找熊貓的生活痕迹,而糞便是最容易獲得的研究對象。
“樣線”是地圖上的矩形區域,每條樣線大致爲兩平方公裏。調查隊員每天至少要完成一條樣線。“要在樣線裏來回穿行,走U字形或Z字形,地毯式搜尋熊貓痕迹。”調查隊員張劍說。
他們也自嘲爲敢死隊的諧音“趕屎隊”,除了調查使用的PDA、卡片式相機、遊標卡尺、調查表、五一式羅盤儀,還有蛇藥、腸炎甯……這都是他們的隨身常備物品,跟隨他們走遍了39個大熊貓分布縣(市、區)。
省林業廳介紹,調查隊2011年11月正式開始工作,2013年11月完成調查,前後共有上百人參與。調查總面積超過250萬公頃,樣線超過16000條,除了調查大熊貓的生活痕迹,隊員們還記錄了區域內的其他野生動植物信息、保護區保護狀況、區域社會經濟狀況等信息。這些信息已經被彙總,分析出最新的繁衍生存狀況,第四次大熊貓“人口普查”的結果,即將發布。
糞便裏的學問:“咬節法”辨熊貓
如何確定大熊貓的種群數量?全國第三次大熊貓調查主要采用的是“咬節法”。
“大熊貓將竹莖咬斷,粗粗咀嚼後吞下,竹莖經過其消化道排出後,幾乎仍然能保持竹莖原來的長度和形狀,糞便中的這些竹莖被稱爲“咬節”,而咬節被認爲帶有大熊貓的個體特征。通過批量測量咬節的長度,可以區分大熊貓個體。”這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尹玉峰等人在一篇學術論文中對咬節法的簡單介紹。
對調查隊員來說,野外的熊貓糞是寶貝,甚至越新鮮越珍貴。大熊貓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進食,吃下幾十公斤的竹子,産生大量糞便。熊貓糞形狀與紅薯大小相似,因爲熊貓腸道很短,糞便不僅沒有想象中的臭味,新鮮的糞便還會保留竹子的氣息,也保留了完整的竹莖咬節。
因爲大熊貓幼體進食的多是竹葉,咬節法對它們並不適用,所以三調、包括本次四調,調查結果顯示的都是成年大熊貓的數量。
此次調查 還引入DNA識別法
因爲咬節法的實用性,也爲了方便跟三調做數據對比,四調采用的方法仍然以咬節法爲基礎。不過,DNA識別法也被引入到四調中。“DNA識別對熊貓糞便的要求非常高,只有新鮮的糞團外才會有一層黏膜。”張劍說。在他兩年的野外調查工作中,發現新鮮糞便的次數並不多。“三天以內的糞便一般是可以提取DNA的,處在陰涼處的五天也差不多,時間更久的恐怕就不成了。”
在野外發現新鮮糞便後,工作人員會把它裝進瓶子,用無水乙醇浸泡,糞便外層黏膜裏的熊貓腸道細胞就會被分解出來,以便提取DNA。這樣的瓶子會被冷藏,然後運到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進行提取、研究。
揭秘
雪地穿行、溯溪渡河 見到熊貓要講運氣
野外調查的兩年,最讓調查隊惱火的是雨雪。上百號人在深山林地中工作,濕身是常有的事,隊員們最惬意的時候,就是傍晚回到營地生火取暖。
爲了調查一個指定的區域,隊員經常要走很多路,最苦的是渡河。胥池參加過兩次大熊貓調查,他說在河谷裏走,只能溯溪而行,沒路了就得到河對岸找路走,曾有一個隊員往返營地和調查區域之間,一天渡河近百次。“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會脫衣服褲子過河,後來根本就懶得脫了。”參與調查的張劍說。
穿著濕衣服趕路、在雪地裏穿行這些“家常便飯”,隊員們都還吃得消,最難熬的還有不能回家。“每年的調查從3月份開始,一直到七八月份雨季到來算一個階段;9月份再開始後半年的調查,一直到11月底。期間只有寒暑兩個休整期能回家。”張劍說。
“大熊貓看起來笨拙可愛,其實在山林裏無比機警、行動迅速。它們嗅覺和聽覺都很發達,察覺到人後會馬上躲起來,能見到熊貓實體是要講運氣的。”古曉東說,兩年野外調查,所有隊員看見熊貓的次數也就十次左右。
成都商報實習記者 李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