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會作者:文:魏嘉/圖:網絡時間:2014-09-04點擊率:
說起大熊猫漂洋過海,大家一定也都見怪不怪了。從新聞中大家看到了很多大熊猫遠赴海外或擔任“外交家”促進交流發展或身負科研目標協助科學進步。而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近代歷史上的大熊猫在被人類發現後被運往國外的的故事。
相信很多大熊猫迷們都知道第一個發現大熊猫的外國人是法國神甫戴維。1869年,他在四川穆坪一戶農家發現了一張黑白相間的獸皮,後來他從當地人手裏高價買下了一張熊猫皮寄給了法國巴黎自然博物館,當時的博物館館長將大熊猫鑒定爲一個新的物種幷進行了命名。這就是有資料記載的大熊猫第一次被運往國外的故事,這張大熊猫獸皮至今還在巴黎自然博物館珍藏著。
法國巴黎自然博物館
從此以後,西方國家掀起了一股“熊猫熱”。大批的動物學家、探險家們不遠萬里進入中國崇山峻嶺之中,都想捕捉到這種珍奇的動物。如今在大英博物館中,依舊珍藏著19~20世紀由英國人從中國帶回的熊猫標本及獸皮。
大英博物館
1916年,德國的威戈爾德到四川汶川,捕獲了一隻大熊猫幼體,成爲西方世界第一個得到活體大熊猫的人。以後他還獲得幷帶走了三隻雄性大熊猫和一隻雌性大熊猫的頭骨與皮毛。這些標本現存于柏林博物館。
德國柏林博物館
在大熊猫國際譜系册中,編號爲001的大熊猫叫“蘇琳”是現代第一隻成功被運送出境的活體大熊猫。當時的美國動物學家和探險家威廉•哈克尼斯的妻子露絲•哈克尼斯在海關登記册上寫道“隨身携帶哈巴狗一隻”,用一個竹筐裝著“蘇琳”,就這樣登上游輪回到了美國。1937年,“蘇琳”在芝加哥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一經展出就引起了巨大轟動。但是在1938年,不到兩歲的“蘇琳”就在動物園病死了。
“蘇琳”的死幷沒有降低那些執意尋找大熊猫的人的熱情,僅從1936年到1941年5年間,美國就從中國運走了9只活體大熊猫。據統計,1869~1946年,國外有200多人次前來中國大熊猫分布區捕捉大熊猫。僅1936~1946年,從中國運出的活體大熊猫就有16只,另外至少有70具大熊猫標本進入外國的博物館。經過長途運輸幸存下來的大熊猫少之又少,再加上缺乏對這一物種的瞭解和科學的飼養,大熊猫們最後也都無一幸免于難。
雖然在人類最初發現大熊猫的時候,使它們得到了關注和喜愛同時也遭遇了殺戮。但是隨著人類對大自然認識的加深,我們意識到了自身與自然界萬物和諧發展的重要性,明白保護環境、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的道理。大熊猫早期的出國之路太過沉重,但現在歷史已經揭開了幸福、安寧的新篇章,希望曾經的傷痛不會重新上演,希望人與自然能永遠和平共處,和諧統一。
參考資料:《守護大熊猫》上海故事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上海錦綉文章出版社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策劃 羅小韵 主編